拼多多質量抽檢規則是什么,拼多多為了進一步規范入駐商家的銷售行為,優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特修訂《拼多多商品描述及質量抽檢規則解讀》
1、認定標準
1.1.分類原則。平臺按照不同的商品種類,根據商品描述不符或抽檢不合格的程度,對違規情形進行分類。
1.2.分類標準。描述不符或抽檢不合格分為A類、B類、C類、D類。
1.2.1.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A類:
1) 《拼多多抽檢標準及實施細則》(以下簡稱“抽檢標準”,具體內容見附件)規定為A類;
2) 經與商品描述比對,存在嚴重影響消費者正常使用或嚴重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差異;
3) 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
4) 與相關質量標準嚴重不符的其他情形。
1.2.2.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B類:
1) 抽檢標準規定為B類;
2) 經與商品描述比對,存在較大差異,會影響消費者正常使用或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
3) 與相關質量標準不符且商品功能存在明顯瑕疵。
1.2.3.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C類:
1) 抽檢標準規定為C類;
2) 經與商品描述比對,存在一定差異,會對消費者正常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造成影響的;
3) 與相關質量標準不符但情節較輕。
1.2.4.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D類:
1) 抽檢標準規定為D類;
2) 經與商品描述對比,存在微小差異,不影響消費者正常使用且不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
2.商品比對和檢測
2.1.樣本。拼多多平臺有權通過下列途徑之一獲取商家所售商品實物及/或商品信息,作為樣本(包括但不限于原樣、備樣、商品圖片、消費者評價等信息):
1) 平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自商家店鋪購買的商品;
2) 拼多多商家自行向平臺提供的商品;
3) 消費者向平臺提供的其自商家店鋪購買的商品實物、圖片、評價等信息;
4) 其他途徑獲取的商家店鋪售出的商品實物及/或商品信息。
2.2.平臺比對或檢測。拼多多平臺有權單方將獲取的樣本與商品表述或相關質量標準進行比對,或將樣本送交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檢驗檢測。
留言與評論(共有 條評論) |